将这个中医书籍总汇作为后记,是想告诉人们,中医浩如烟海的知识与典故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已经植根于中国文化的血液之中。并将伴随中国文化永远传承下去。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总汇远不是中国中医方面著作的全部;这个总汇是从中国...
那还是我上中学的时候,有一天父亲不知道从哪里拿回来一本《中医学概论》,后经我的询问,父亲说是从废品收购站拣回来的。我仔细看了看,原来是当时中医药大学的教材。以我那时候的年龄和文化基础是看不懂这样的书,出于好奇,我随手...
小时候,常常得咳嗽的毛病,一咳嗽便是咳上很久一段时间。中医有“百日咳”之说。但我们所说的“百日咳”又与那个冰冰冷冷、清楚诠释的医药专有名词“百日咳”似乎不那么一样。总之,当“百日咳”从长辈口中蹦出来时,总觉得它神神秘...
中医医生,那是治病救人的大夫,当一个人身体有恙,他将自己的生命交给这个中医医生的时候,他的心里对这个中医怀着多大的信任。医生对病人来说有着如此重大的责任,那医生的职业就对从事这个职业的人有着更高的要求。 首先,中医医...
现在很多人对中医越来越相信,因为中医符合人们养生观念。但是,中医也似乎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摒弃。这两种观点的存在,在主张个性张扬的今天,本也无可厚非。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中医放在今天科学发达的时代,人们对其产生一些质疑,...
“国家级名老中医”这样的头衔估计也只有中国的中医才会有,表面上看是对那些一生从事中医事业的老中医的重视、肯定。但是从另一个侧面也让人感觉到中医在西医的冲击下的风雨飘摇,也是国家为了挽救中医的无奈之举。更让人感觉中医成...
中国的中医药,是成千上亿人经过五千年的实践证明了的。著名的医书《伤寒论》从唐朝到现在也有两千多年,是经过实践证明有效的,是经过总结的相当科学的医书。 之所以在讲到医学的时候先把一些成语典故写出来,是因为平素生活中我们...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为成语。它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
屠呦呦在领取诺贝尔奖后的演讲中说:中医药是从神农尝百草开始。 中国中医史一致认为:中医学最初始于原始社会的神农氏尝百草,到战国时代已很先进。扁鹊创造了望、闻、问、切的中医四步诊脉法。东汉末年的华佗擅长外科手术,有胆量...
中医产生于民间,几千年来,民间老百姓对中医的依赖程度也很高。因为在中国封建王朝时期,除宫廷有太医院,民间几乎是没有正规医院的。中医医生也只是手摇响铃,走街串巷,或是坐等家中,让病人找上门。 医院的兴起是西传入中国以后...
根据中医史书说,中国的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中...
传承,一般泛指对某种学问、技艺、教义等,在师徒间的传授和继承的过程。当也包括文化的传承。为了保护这种文化的传承,人们称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建立文化传承人制度。 文化传承人,也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人。目前中国的非物...
中医药的伟大历史作用和重要现实意义不容否认,西医的科学性和普效性已成公认,两者各具比较优势。正因如此,我国政府提出了“中西医并重”和中西医“长期并存,共同发展”的方针,并将“发展传统医药”写入了《宪法》。但长期以来,...
在国人的心目中,说起中医师许多人会联想到神闲气定、鹤发童颜、仙风道骨。中医师大都长寿这是不争的事实,这是因为中医符合自然之道、养生之道。但是,从另一个方面也是在告诉人们,中医的传承是经验传授,而不是纯理论的传授。 当...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为世界普遍接受,中医作为中国文化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一样,走向世界,也为世人所接受。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们预防疾病和强身健体的思想意识增强,中医在海外尤其是在...
《几度凉秋话中医》第四辑:君子自律节操 我一再强调中医是一门成熟的科学。这是我几十年研究而 得出的结论。中国自己不把中医学当成科学,不重视中医药的 发展,其根源是有文化自卑感。 ——(德)波克特...
熟悉亳州是因为写作关于曹操的书而专程去过亳州几次;了解亳州是因为热爱中医中药;喜欢亳州是因为这里是中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 亳州的中医中药历史,据说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周天子封“遍尝百草”的神农氏后裔于谯,距今已有三...
全世界只有中医、中草、中药,而没有日医、日草、日药,韩医、韩草之说。所以说,中医的灵魂在中国,谁也抢不走。可是当中国有些人还在怀疑自己的传统医学是欺世盗名的巫术的时候,日本人已经获得了《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方》中的...
对于中国的中医学,那些老外总是瞪大眼睛,翘起大拇指:感叹中医的神奇,用三个手指在病人手腕上一搭,病情的枝枝蔓蔓便一清二楚,真是神奇;那根细细的银针轻轻一扎,病人腰酸背痛便无影无踪,真是不可思议;自然界中司空见惯的植物...
中国文化里对很多的事物都有别称,中医跟中国文化中的自然万物一样,也有别称,不但有别称,而且很多。但是,人们还是多用杏林称呼中医。这是因为杏林的故事传说富于人情味,也符合中国道教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宗旨和思想意识。 就...
别称,指与常用名称同为官方正式名称的其他名称。如湖北简称鄂,鄂就是湖北的别名或别称;又如一年四季、结婚年龄等一切文化、科学领域名词均常有别称。比如:结婚五十周年:别称叫金婚,结婚六十周年:别称钻石婚。诗仙:李白;诗圣...
别称,指与常用名称同为官方正式名称的其他名称。如湖北简称鄂,鄂就是湖北的别名或别称;又如一年四季、结婚年龄等一切文化、科学领域名词均常有别称。比如:结婚五十周年:别称叫金婚,结婚六十周年:别称钻石婚。诗仙:李白;诗圣...
在中国,稍稍懂一点佛教的人都会知道四大金刚。几乎大多数中国的寺庙里都供有四大金刚佛像。四大金刚是中国汉传大乘佛教中四尊守法尊天神的代称,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是佛教伽蓝中,最为...
中国古代自然哲学认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组成,它们统一有序而又相互联系。世间百草皆有属性:寒热温凉,辛酸甘苦咸。四气五味,各有所用。 人类是自然之子,有五脏六腑、七情六欲。所以说,中医是以自然之物、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