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理论评论当代文学
白天  黑夜
放大(+)  缩小(-)

西域是一个怎样的“域”——《月光下的微笑》的写作意义

赞一个0  损一下0
2015-6-12 作者:何平 点击:3152
点击浏览何平专辑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中国高校出版社书榜书评 西域是一个怎样的“域” ——《月光下的微笑》的写作意义

西域是一个怎样的“域”(何平)——《月光下的微笑》的写作意义

西域是一个怎样的“域”(何平)——《月光下的微笑》的写作意义 《月光下的微笑》唐荣尧 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西域是一个怎样的“域”(何平)——《月光下的微笑》的写作意义 阿帕克霍加麻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香妃墓

这个冬天断断续续一直在读唐荣尧的《月光下的微笑》,不只是因为少年时代的文学友情,我读它,反复读,是因为于我 这是一本在我看来及时且现实的书,一本救补我陋见之书。唐荣尧写的地理疆域是我至今未曾踏入却一直心向往之的秘境。中国历史上,自长安出发,无数次的往西 再往西的远行,无论是将士,使官,僧人,其意义不仅仅是疆域的拓展,而是文明播撒的旅行记,这种旅行记从一开始也不仅仅是向西再向西。时至今日那种把中国 假想为世界中心文明输出国的意淫早已证明只是幻觉。伊斯兰文明从瓦罕走廊向东再向东的旅行是另一个方向的跋涉和征伐。不同的文明在广阔的“西域”相遇,纠 缠,融合,也碰撞,冲突和拒绝,而且迄今未有停止,这正是我们生活的世界文明得以丰富的理由。必须承认我们的文明或者文化是杂色的,也必须承认不同文明之 间的交往和交流,既有温情脉脉的包容,也有刀光剑影的征服,而这正是唐荣尧充分尊重的写作前提,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说,唐荣尧的写作是尊重常识的写作。

是 的,尊重常识。在一个多民族国家的疆域里,民族以及各民族的地理边界是无法回答和解决许多问题的。从族源的角度,西域诸民族各有自己的系谱,而他们的地理 边界在时间的流逝中也不断的漂移和改变,但伊斯兰教从它传入西域,进而播撒到包括西域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疆域,并且扎根,它已经现实地成为想象和建构“中 国”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文化脉系。因此,很多的时候,当我们在谈论中国文化“儒道释”的构成时,我们竟然没有意识到伊斯兰教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参与,这不能不 说是有违常识的。因此,唐荣尧《月光下的微笑》以及后续即将出版的伊斯兰文明的中国之旅丛书的意义又是一种回到“常识”的写作。在常识之上重新书写伊斯兰 文明如何去捏合“西域”各民族各地理空间的数世纪迁延至今的吾土吾民的生活世界。

阅读中,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们 在一个怎样的参照系辨识和确认唐荣尧如此庞大写作计划的意义,包括他此前对西夏帝国持续10年的追寻?唐荣尧自己把自己的写作命名为“为山河立传”。在一 个只问一己之身悲欣,不问山河苍生的时代,唐荣尧将自己安放在广袤无边的山河大地行走、追问和书写中,而且和一般的旅行家不同,他在行走中观察、追问和书 写的不止于风景风俗风物,而且是对湮没的历史的打捞和擦拭——让黯淡的重新恢复光芒,仅仅就此来看,其立场和态度不可谓不孤绝卓立。但立场和态度的孤绝卓 立并不必然就带来一致的结果,而且如果仅仅是立场和态度,有时也可能沦为一种道德劫持或者装腔作势的虚伪表态。在读《月光下的微笑》过程中,我曾经与唐荣 尧确认他的“汉族”的族裔身份。因此,我理解,唐荣尧将张承志对他写作之前的“举意”的期许设定在“发自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他并不是把自己的写作行为 看作为某一种狭隘的宗教教义的证明和代言,而是对更切实的“常识”的回答——伊斯兰文明如何在异邦的土地上旅行、生根,在这样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留下了 什么?改变了什么?

首页 尾页 1/2页
 
其他网友正在浏览...
※ 超凡入圣:“十七”年文学革命书写的一个观察角度
※ 西域是一个怎样的“域”——《月光下的微笑》的写作意义
※ 阳光与阴翳
※ “八零后”独立写作
※ 重提作为“风俗史”的小说——对迟子建小说的抽样分析
我来说两句......
发表评论请登录
 ※ 暂时没有网友给《西域是一个怎样的“域”——《月光下的微笑》的写作意义》点评。
 ※ 暂时没有网友给《西域是一个怎样的“域”——《月光下的微笑》的写作意义》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