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
契诃夫家乡为其树立的雕像 CFP
这是童道明又一次站在话剧舞台上谢幕。
舞台、灯光、音乐、鲜花,掌声缭绕。有人微笑,有人落泪,有人沉默不语。
2015年1月29日,恰逢契诃夫诞生155周年。一场题为《爱恋·契诃夫》的话剧在国家话剧院上演。镁光灯下,满头白发的童道明登上层层台阶走到舞台中央,深深地向观众鞠躬致谢,在剧中饰演女主角的伊春德轻轻地扶着他。这样的幻妙时刻,他已在梦境里多次邂逅。
在常人眼中,他是一位老人,如此而已;在学生们眼中,他是一位学者,最为知名的头衔是中国著名戏剧评论家;但在戏剧评论家们眼中,他还是一位编剧,60岁开始动笔写戏剧,10年后获得了编剧金狮奖。常常有人追问他的年纪,他粲然一笑:“年龄不是问题。”
年岁增长,随着同时代的文化名人纷纷成就“大师”风采,童道明却渐渐淡出公众视野。直到最近这些年,这个名字才被我们重温,不仅关乎戏剧,还关乎人生。
北京。深冬。冷空气划过脸颊像刀割。那天,距离2015年春节还有一个多月。电梯一开门,童道明迎过来,转身跺了跺脚,漆黑的楼道倏地亮了。
这是位于潘家园的一处老房子,四层,采光不算太好,即使是白天也要开灯。家具是旧的,并不成套,积满岁月风尘。沙发是拼凑的,镜子是老式的,水杯是普通玻璃杯,贴着或明或暗的印花。屋子正中央有张书桌,擦得锃亮,显然还在“服役”。剩下的便是书了。
正如大海上翱翔的海鸥,童道明文弱,但思维敏捷有力。于是你不得不相信,在这个“一切有为法”的世间,总有一些奇迹可以相信,更有一些光亮值得我们细心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