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名家外国名家
白天  黑夜
放大(+)  缩小(-)

卡尔·萨根

赞一个0  损一下0
2010-4-27  点击:2245

《暗淡蓝点》全书22章,其最后两段意境尤为迷人:

“在过了一段短暂的定居生活后,我们又在恢复古代的游牧生活方式。我们遥远的后代们,安全地布列在太阳系或更远的许多世界上……”

“他们将抬头凝视,在他们的天空中竭力寻找那个蓝色的光点。”“他们会感到惊奇,这个贮藏我们全部潜力的地方曾经是何等容易受伤害,我们的婴儿时代是多么危险,……我们要跨越多少条河流,才能找到我们要走的道路。”

萨根———以及智慧、悟性及志向与之相匹的科学家们,似乎已经找到了这样一条漫漫而修远的通天之途,一条人类文明的未来之路。这不由得令人联想起斯蒂芬·茨威格对罗曼·罗兰的评论:“他的目光总是注视着远方,盯着无形的未来。”卡尔·萨根正是这样的人,因此,人们自然而然地对他充满着崇敬之情。1994年10月,为了庆祝他的60岁生日,康奈尔大学专门组织了一个与其工作相关的讨论会,会议就在校园内举行,世界上300位科学家、教育家以及萨根的朋友和家属应邀参加。《卡尔·萨根的宇宙》收录的文章,即来自此次荣誉讨论会。会上的四大论题是:行星探索、宇宙中的生命、科学教育、科学、环境和公共政策。这些话题通过那些卓越的发言者的论述,充分显示了萨根数十年间的兴趣、工作内容和成就之所在。

在这次会议的开始,是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弗兰克·普雷斯的“向萨根致敬的演讲”,可谓妙语连珠,他的首句便是:“赫胥黎曾经说过:‘过了60岁还从事科学工作的人,他的作用会是弊大于利。’这对我们一些人是适用的,但卡尔却是少数的例外!”在致敬词的结尾则引证了当年年初萨根的一段名言:(科学)使得国家的经济和世界的文化向前运行。其他国家都很懂得这个道理。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大学里有这么多来自其他国家的科学和工程学研究生的缘故。科学是发展中国家走出贫困和落后的金光大道。同样的道理,美国如果不能抓住这个要领而放弃科学,那就必然会回到贫困和落后的道路。

1996年12月23日,卡尔·萨根安葬于康奈尔大学的所在地纽约州的伊萨卡。“卡尔讲的题目是宇宙,而他的课堂是世界。”全世界所有受到他的写作、讲课、演说和电视节目感染的人,都将长久地深深地怀念他。

卡尔·萨根还有一句名言:“宇宙比任何人所能想像的还要大,如果只有我们,那就太浪费空间了。”可见其对地外生物的存在坚信不疑。

首页 尾页 2/2页
 
其他网友正在浏览...
※ 莫泊桑《俊友》
※ 莫泊桑:老师的心
※ 果戈理《彼得堡故事》
※ 居伊.德.莫泊桑 Guy de Maupassant
※ 莫泊桑:苦和乐爱与恨
我来说两句......
发表评论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