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精粹综合
白天  黑夜
放大(+)  缩小(-)

“中国正义论——中国古典制度伦理学”系列研究项目情况介绍

赞一个0  损一下0
2013-9-2 作者:黄玉顺 点击:929
点击浏览黄玉顺专辑

各位专家:

上午好!现在我简要汇报一下本项目的基本情况。

本课题"中国正义论--中国古典制度伦理学"系列研究,是一系列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的总称,意在围绕关于社会规范建构及其制度安排的"正义原则"问题,通过对"中国古典制度伦理学"、尤其是"儒家制度伦理学"思想资源的发掘,重建"中国正义论",以回应"西方正义论",为解决当代社会正义问题提供中国传统思想资源。

一、本课题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首先,本课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正义论--中国古典制度伦理学的研究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不论在当今世界、还是在当今中国,正义问题都是一个热点问题。

就国内情况看,社会生活中存在着若干不正义、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因此,我国政府已将解决社会正义、社会公正、社会公平问题列为政府的一项基本的执政任务。但要在中国社会推进正义,显然决不能以西方正义论为标准,而应当着力研究中国正义论及其当代意义。

就国际情况看,当今世界更存在着严重的不正义、不公正、不公平现象。尤其值得警惕的,乃是某些以西方的正义论及其价值观之名,而行其不正义、不公正、不公平之实的现象。这种严峻的国际政治经济态势,迫切地需要我们以中国正义论加以应对。可以这样说:"中国正义论"乃是中国"软实力"的核心之一,因为中国正义论乃是中国价值观的一种集中体现。因此,"中国正义论--中国古典制度伦理学"的研究乃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现有的西化的正义理论研究,对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正义问题、尤其是国际正义问题来说,未必能够提供应有的思想理论的支撑、价值观念的支持。例如,尚未过去的国际金融危机所昭示与要求的重建国际经济秩序的问题,就迫切地需要我们重新研究中国古典制度伦理学、并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正义论"。

其次,本课题具有重要的思想理论意义、学术价值。从理论上看,现有的研究主要是由美国学者罗尔斯(J. Rawls)的《正义论》(A Theory of Justice)所引发的,实质上只是一种"西方正义论"--西方制度伦理学的研究。这种研究不仅囿于西方学术的问题意识、思想视域,而且就其价值观念的实质而论,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在表达着西方的正义话语、转达着西方的正义观念、传达着西方的正义立场。换句话说,这是"中国正义论"--中国古典制度伦理学的缺席。

自近代"西学东渐"以来,"中国正义论"这个由周公、孔子、孟子、荀子等所开启的博大精深而源远流长的传统竟被遗忘了,其结果是一种"集体失语":在今日的思想界、学术界,在关于正义的理论问题研究、现实问题讨论中,处处充斥着西方正义论,再也没有了中国正义论的踪迹。这是很不正常的。

事实上,西方正义论只是人类正义观的一种形态而已,正如中国正义论也同样是人类正义观的一种形态。正义问题固然具有普遍性,然而对于正义问题的理解与解释、问题的解决方式、乃至于问题的提出方式,却总是具有特殊性的,这一切与现代民族国家(nation)的文化传统、现实状况密切相关。假如所谓"正义论"仅仅意味着"西方正义论",那么这种正义理论必定是偏颇的;因此,"中国正义论"的重新发掘、研究、阐释,意味着对目前这种偏颇状况的矫正。这就是说,对于建构一种真正普世的、健全的一般正义论来说,重建"中国正义论"显然是一项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的研究工作。目前,随着国际国内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普遍价值及其现代意义的认知度、认同度的逐步提升,"中国正义论--中国古典制度伦理学"的研究应当、并且必将成为一个极其重要、极富前景的学术方向。

首页 下一页 尾页 1/5页
 
其他网友正在浏览...
※ 中西自然价值观念比较
※ 从“西学东渐”到“中学西传”
※ 中国正义论纲要
※ 中国传统的“他者”意识
※ 论“观物”与“观无”
我来说两句......
发表评论请登录
 ※ 暂时没有网友给《“中国正义论——中国古典制度伦理学”系列研究项目情况介绍》点评。
 ※ 暂时没有网友给《“中国正义论——中国古典制度伦理学”系列研究项目情况介绍》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