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城重大兵事
题记:我参加过两轮《三明市志》的编纂。在我的记忆中,似乎三明市区(梅列、三元两区)在历史上没有发生过什么重大兵事。明代,邓茂七农民起义虽然发生在三明,席卷八闽,好象也没在三明市区内打过什么战。这次,帮忙修改《梅列区志》,翻阅评稿意见时,见到不知是哪一位审稿编辑(肯定不是我,当时“军事卷”不是我审阅)提出“军事卷”中要求补写重大兵事——“红军强渡沙溪河”、“红军血战深坑岭”。查了一些资料,发现民国时期,红军在梅列境域的沙溪河打过一次战。沙溪河之战是分两处进行的:抢渡沙溪河和徐碧阻击战。至于,深坑岭之战则发生在中村的筠竹,虽然两次战斗相关联,但毕竟筠竹村属现三元区境域。但是,我还是写了。因为上次去筠竹村时,就在一篇博文中写过,一并贴出,以飨读者。
“红军强渡沙溪河”、“红军血战深坑岭”这些标题,我没有采用,因为这不是志书的语言。
沙溪河战斗
民国22年(1933年)9月,国民党集结50万军队国民党集结50万军队向中央苏区瑞金发起第五次大规模“围剿”。为了保卫中央苏区和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中央主力红军纷纷回返瑞金,进行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在闽西北作战的彭德怀、杨尚昆也奉命率领东方军主力从沙县、将乐返回中央苏区,但他们仍然留下红七军团,坚持在闽西北老苏区战斗,牵制东线的敌军,配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
民国23年5月,中国红军第七军团十九师在师长周建屏、政委吕振球指挥下,参加建宁保卫战。5月25日,建宁失守后,红十九师辗转从宁化、归化(明溪),进入三元县列西(今梅列区列西),当晚驻在砂蕉村。
国民党军八十师二三九旅(旅部设在今三元区的莘口镇)调集数千人在城关、列东、徐碧沿岸构筑防御工事,企图堵截红十九师,阻挠红军渡过沙溪河。
5月26日凌晨,红十九师在当地党组织联络人的带路下从砂蕉村直奔列西。红军集结于列西、翁墩、白沙、长安一带,并在沙溪西岸构筑工事,控制制高点,做好掩护部队强渡沙溪河的准备。5月的沙溪河,正是汛期,水位暴涨,且河面宽阔,不宜架桥。红军在当地党组织和群众的的帮助下,征集到40多条船,准备渡河强攻。列西、翁墩、白沙、长安一带几十名群众自愿为红军进攻东岸担任船夫。
5月27日早晨5点多,红军向东岸敌军发起探试性的攻击。红军采用正面诱敌牵制敌军,侧面强攻的战术。五十七团一营负责从列西佯攻,吸引敌军火力。一营先派出一条船从列西观音阁城门前渡河,试探敌情,进行火力侦察。船刚驶到河中,就遭遇到敌军的强大火力阻击,数十战士牺牲。6点10分,红军兵分四路,由列西、翁墩、白沙、长安四个点发起总攻。在列西一路火力的吸引下,两侧率先突破敌军防线。